欢迎光临~广州蓝灵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语言选择: 中文版 line  英文版

技术交流

循环水养殖怎么提高水产苗种质量,这点很重要

改革开发40多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养殖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60%以上,实现了从“吃鱼难”到“年年有鱼”华丽转变,水产蛋白消费占我国动物蛋白消费的30%以上,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的2倍。中国水产养殖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归功于政策、资源和技术多方面因素,其中苗种人工繁育、新品种创制、健康养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由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达240余个,水产种业的产业链条“育-繁-推”逐渐形成。苗种繁育呈现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繁育)场、省级水产原良种(繁育)场、企业苗种场、小型家庭式苗种场等多样化格局;行业日益重视“品牌苗”市场的打造。根据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要求,农业农村部从2020年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其中“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都多次强调了水产苗种质量。


好的水产苗种具有高效、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然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往往存在某家“好苗好不过三五年”的现象,特别是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苗种推广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如近年暴发的鲫疱疹病毒病造成夏季商品鱼大量死亡,异育银鲫养殖产业急剧萎缩。据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统计,每年病害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达400亿元左右。纵观国内水产养殖重要疫病和流行病学规律,水产苗种携带病原问题已成为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南美白对虾的WSSV和虾肝肠胞虫、鳜的细胞肿大病毒(ISKNV)、异育银鲫的鲫疱疹病毒和洪湖碘泡虫、大口黑鲈的虹彩病毒和弹状病毒,等等。


农业农村部制定颁布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要求,要加强对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然而,无特定疫病苗种繁育目前还没有受到苗种场、企业和养殖户的充分重视!特别是一些苗繁技术门槛较低的品种,存在一些小型家庭式苗种场和“土炮苗”。一些苗种场良种保存、繁育不规范,投入不足,疫病防控重视不够,存在直接从市场购买大规格商品鱼作亲本繁育,造成亲本和苗种携带病原的风险非常高。但可喜的是,一些苗种行业主体已充分认识到苗种病原检测在绿色健康养殖中的重要性,如在江苏如东,当地的南美白对虾协会成立了苗检平台,为苗种场和养殖户提供检测服务,养殖户在拿苗前后依据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WSSV和虾肝肠胞虫等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购苗或继续养殖,这样,由于养殖户对苗种携带病原风险的充分认知,倒逼对虾苗种场或企业必须重视无特定疫病苗种繁育,提高苗种质量。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无特定疫病(SPF)苗种虽然不是养殖中所有疾病终极解决方案,但它是控制重要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无特定疫病苗种场的建设是迈向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重要实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中要求“强化苗种产地检疫,创建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是从苗种源头控制重大疫病、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无特定疫病苗种繁育及苗种场建设必须依赖整套的无特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相关技术体系和管理措施。目前,国内已在锦鲤、虹鳟、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上开展了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试点。针对其他重要养殖品种和疫病还缺乏系统的经验和技术,迫切需要开展无特定疫病苗种繁育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1)监测和评估生产环节各要素(水、种、饵、工具、人员等)在不同病原引入、传播和留存过程中的风险,制定有效切断养殖场病原传播关键节点的疫病预防技术规范;(2)探索并建立重要养殖品种养殖环境和亲本病原净化技术、苗种场生物安保技术体系;(3)制定适用于苗种阶段病原潜伏感染(隐性感染)的采样和检测技术标准;(4)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宣传和加强检疫机构人员的能力培训。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家克

手机:13560241557

电话:020-22921925

邮箱:1291544875@qq.com

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三育路23号第(2)栋2楼Y201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